嘉義縣布袋遊艇港自然環境
(一)潮汐波浪
- 布袋鄰近海域之歷年最高潮位約達+2.00 公尺以上,平均潮位則為+0.3~+0.5 公尺左右;歷年平均之大、小潮差及平均潮差分別為2.23、0.76、1.50 公尺。
- 季節波浪部分,臺灣海峽冬季有北北東方向之強風,臺灣西海岸自嘉義縣新港至曾文溪口間,因受外傘頂洲之遮蔽作用,冬季季風期間風浪頗小;夏季季風時,波浪為風浪或有時為由遠處來之湧浪,波高均不大。
(二)氣象
- 布袋遊艇港平均氣壓約1009.4 百帕(hPa),歷年月平均相對濕度均介於77.4%~81.5%間,較盛行之風向為北風及南風,每年9 月至翌年5 月之主要風向為北風,而6、7 及8 月之主要風向為南風。
- 在風速方面,年平均風速為2.1 公尺/秒,各月風速相差不大。
- 平均年累積降雨量約1721.5 厘米(mm),以8 月份384.5 厘米(mm)最高,11 月份9 厘米(mm)最低。每年5 月~9 月雨量較多,月降雨量皆達170 厘米(mm)以上,而10 月至翌年4 月則雨量減少,其月降雨量皆低於100 厘米(mm)。
- 歷年年累計日照時數平均2045.1hr,以7 月份平均204.9hr 日照時數最多,2 月份之日照時數平均134.9hr 最少。
(三)地質土壤
- 嘉義沿海地區之沖積物主要來自北港溪、朴子溪、八掌溪及急水溪,沖積層也包括海岸沙丘、現代湖相和沼澤相之沈積物。地層屬台南層厚約16~36 公尺,部份砂層中具交錯層,層中發現豐富之有孔蟲和貝類化石,是為一混合沈積環境的產物,包括有潟湖、河口灣、淺海及風成各種之沈積。
- 嘉義地區之地層下陷主要發生於沿海地區,其為海岸沖積平原,原本地下水頗豐,但後來因養殖魚塭面積不斷擴增,在大量使用地下水之情況下,於是形成嚴重之地層下陷問題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民國77 年辦理「台灣西部及宜蘭沿海地區地盤下陷檢測」,由台灣省水利局第五工程處負責執行。近年嘉義地區地層下陷速率有逐漸減緩跡象,下陷中心集中於東石鄉與布袋鎮。在持續下陷面積方面,民國80 年時約為346.4平方公里,民國96 年時減為26.12 平方公里,下陷範圍有逐漸縮小之現象。
- 東石鄉及布袋鎮業經經濟部界定為嚴重地層下陷區範圍,其地層下陷程度已導致該區排水困難,每遇颱風豪雨易成澇災,亟待予以有效改善。布袋遊艇港屬填海造地,並無地下水井,應無違反「地下水管制地區」範圍內之「地下水管制辦法」規定。
(四)遊艇港港外海域深度
- 布袋遊艇港港嘴入口處平均深度約-4 公尺。
- 布袋遊艇港港外水深約為-2 至-3 公尺。
- 由上可知,布袋遊艇港外港部分應有少量泥沙淤積現象,但不至於影響遊艇船隻進出。
(五)動植物生態
- 布袋遊艇港位於嘉義縣布袋鎮以西的濱海地區,面對台灣海峽,南方為龍宮溪出海口,出海口的淤砂於好美寮外形成浮洲,浮洲與陸地間的潟湖已於民國68 年闢為魚塭。
- 目前布袋遊艇港周邊土地大多為台鹽鹽場,從東石鄉以南於沿海的鹽田分別為第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十區鹽場。布袋遊艇港周邊的環境的土地利用方式多為鹽田及魚塭,植被相當稀少。
- 鄰近著名的好美寮溼地位於龍宮溪與八掌溪出海口之間,是一個由岸外沙洲發展而成的溼地體系,其水生植被與生態系統發展良好。好美寮的地理景觀包括離岸沙洲、沙灘、潟湖等,亦有防風林、鹽田、魚塭以及紅樹林等人為營造物。
- 好美寮自然保護區可分為龍宮溪口、好美寮潟湖,另有八掌溪以北的離岸沙洲,過去溼地最大的紅樹林植被區,因興建海堤工程,現在殘存的海茄苳僅剩約25 公頃左右。而潟湖區為保護區內生態保持較完整的區域,亦是水鳥聚集的天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