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人談話不能僅想到自己,要用傾聽,觀察對方的表情與態度,適切的回應。
- 愆:音「千」,過失。
- 瞽:音「古」,盲人。
- 侍奉君子時,容易犯三種過失:還沒有問到你的時候就說話,這是急躁;已經問到你的時候你卻不說,這叫隱瞞;沒有看清君子的臉色就輕率發言,叫做瞎眼。
「說話」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平臺,但是俗話也說「禍從口出」,如何用言語和人做適度的溝通而又不會招致禍端,的確是重要的課題。本文孔子提供容易犯的三種錯誤的說話態度,其共同點就是「時然」而「後言」,而如何判斷其是否為適當的時機,也沒有一定的標準。筆者認為,說話時儘量站在能讓對方理解的立場,真正為對方好的角度著想,相信一定能漸漸去除顯示自己、好事、好奇、喜道是非謠言、諷刺、歡喜等不純正的心態,純淨的話語一出口,必能達到良好溝通的效果!
孔子說:「巧言亂德」,即花言巧語會敗壞人的道德。孔子最反對巧言狡辯的人。「恂恂便便,侃侃誾誾」是孔子說話的準則。據《論語》記載:孔子在本鄉,非常謙虛謹慎,說話恭敬有禮;在宗廟或朝廷中,他說話就明白流暢;在與下大夫說話時,他表現得從容不迫,和氣而快樂;在與上大夫說話時,則是直言相告,和顏悅色。
學生子張詢問行為準則時,孔子回答說:「言忠信,行篤敬。」就是說:說話一定誠實不欺,避免偏頗誇大、胡說搪塞的言詞;行為必須忠厚嚴肅,避免放縱邪惡、肆意妄為。子張非常信服孔子的話,將這句話寫在腰帶上,以便能常常看到它。
孔子還說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」,即君子以說得多、做得少為恥辱。子貢問怎樣做才是君子,孔子說:「在說之前,先去實行,然後再按照做了的去說。」他還說:「古代的人不輕易把話說出來,認為說出卻做不到是可恥的」。
有德行的人,與人交談時掌握適當的分寸,以誠實為準則,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就足夠了,不要刻意表現自己,「辭達而已矣」(《論語·衛靈公》)。說話比較少,好像很遲鈍,實質上言語謹慎的人,在孔子看來最具有君子的器質。
「非禮勿言」,言語出於口中,如果不合禮儀,就會招致羞辱。孔子還說:「何必要能言善辯呢?能說會道的人同人家頂嘴,嘴快話多,常常引起別人的厭惡不滿。」《詩》告誡人們說話要小心謹慎,不恰當的話一出口就會招來悔恨。據說天上就有主管言語的捲舌之星,用來警誡那些說人壞話和花言巧語的人。
俗話說:「禍從口出」。白玉缺損了,還可以通過磨礪使其平整;一個人的言語失當,就沒有辦法補救。過去修道的人看到如果言語不當就會失德、造業,所以非常重視修口,常常閉口不言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