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

聆聽心音 促進溝通

人與人的溝通,透過語言、文字、符號、肢體、影像等方式傳達訊息,無非讓聽看的人,了解和接受傳達的目的。但是有話說話,只能算是「敢講話」,就像某些「公眾人物」在媒體信口開河,被誤認為消息靈通或個性正直。因此「說話」,並不代表「說直話」,更不代表「說真話」,反正時間一久,大家都會忘記這個人曾經亂講話。

笑林廣記有個故事:老和尚下山前,擔心資質愚鈍的小和尚闖禍,諄諄告誡不要亂開口,小和尚倒也聽話,遇到香客詢問,只是比手劃腳,連續幾天都沒出狀況。不料在老和尚回山前,來了一位貴人,愈想躲愈躲不掉,貴人堅持要考考小和尚…。

老和尚回山途中,巧遇正要下山的貴人,貴人滿口稱讚,老和尚大惑不解,貴人解釋:「我問小師父何謂佛:小師父左看看右看看不說話,代表自性是佛;問他何謂法?小師父抬頭看上又低頭看下,表示眾生平等;再問他何謂僧,小師父雙眼闔起,把雙手一攤,意思是說:接引眾生。」老和尚聽完之後非常震驚,回到山上立刻問小和尚發生什麼事。

小和尚看到老和尚,一把眼淚一把鼻涕抱怨:「這幾天都遵照師父的交代,不敢開口講話,沒想到來了一位貴人,非要問我什麼是佛,我東瞧瞧西看看,不見師父的蹤影,心裡著急;他又問我什麼是法?我嚇得求天無路,入地無門;最後他又問我:什麼是僧?我覺得從小跟在師父旁邊,什麼都沒學會,真是丟臉,只好雙手一攤,閉上眼睛裝傻。」

可見不會表達的人,遇到「懂話」的人,還是可以讓所講的話昇華;不會說話又遇到不懂得聽話的人,就會愈描愈黑,產生許多誤會,倒不如不說話,所以「說的多不如說的少,說的少不如說的巧。」

《法句經》世間品有個公案:佛陀透過天眼觀察到紡織女孩證得初果的機緣已經成熟,特別前往阿拉維(紡織女所在的地方)說法,紡織女滿心歡喜前往禮佛,佛陀問她:「妳從何處來?」「我不知道。」紡織女回答;又問:「妳要往何處去?」「我不知道。」紡織女又回答。再問:「妳不知道嗎?」紡織女再回答「我知道。」,最後問「妳知道嗎?」紡織女回答「我不知道。」在場的人聽到這些對話,都認為不恭敬,佛陀心領神會,讓她親自說明。

紡織女說:「世尊!您第一個問題是問我知不知道我的過去世是什麼,我回答:『不知道。』第二個問題問我的來世要往生何處,我回答:『我不知道。』第三個問題問我知不知道有一天會死亡,所以我回答:『我知道。』最後的問題問我知不知道何時會死亡,我回答:『我不知道。』」紡織女在聽完佛陀的說法後,證得初果。

說話的時候,對象不對又自說自話,忽略對方的感受和需求,只想表達自己的看法和需求,容易失言失人和。無如靜下心來,先聆聽對方的心音,反而更能促進雙方的認知而被接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